专家视点

  •   芬兰是全球首个将阅读能力建设纳入国民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2023年,芬兰政府将“儿童阅读礼物”项目纳入国家计划,迄今已为近25万个家庭培养儿童阅读习惯提供支持。  研究表明,早期阅读对儿童大脑发育和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芬兰的妇幼保健诊所每年都会订购儿童阅读书袋,分发给有1岁以下婴儿的家庭。书袋的筹备,由儿童作家、插画家、研究人员、图书馆专业人士、社会工作者和妇幼保健诊所专家共同参与。书袋中除一本婴儿童谣书和一本睡前故事书外,还附带一个壁挂式阅读措施清单和一张图书馆邀请卡。  阅读措施清单对0—7岁儿童的重要阅读节点作出提醒和说明。新生婴儿可以感知不同的节奏,亲人的阅读可以为其带来语言启蒙。6个月大的婴儿会把书当作玩具,被书中清晰的人物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父母可借助童谣让婴儿护理更加容易。1岁左右,押韵的文字可以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同时能安抚幼儿情绪。2—3岁的儿童需要中国足球彩票网的阅读互动,父母可以在亲子阅读中引导孩子提问和探究。4—5岁的儿童可以在童话书中感知各类情绪并激发同理心,家长可以通过共读和陪读,引导孩子正视自身情绪,识别“坏情绪”并积极转换。6岁的儿童则有耐心倾听更长的故事。通过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要加强教师培训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中心。促进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的国际合作交流,不仅是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教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短缺和培训不足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发布的《全球教师报告》指出,全球培训合格教师的主要任务以及核心群体是中小学教师。从全球来看,教育水平合格教师的比例总体稳定在85%左右,也就是不合格教师的比例约占15%,但实际上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如撒哈拉以南非洲较为落后,合格教师的比例略低于60%,且各国差异较大。与此同时,全球中小学教师短缺4400万,STEM教师短缺尤其严重,亟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援助,共同迈向2030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轨上取得了不俗成绩,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班学员海外研修计划”、高校教师海外访学研修活动、职业教育师资出海、“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师来华研修”、参加教师教学国际调查
  • 以下是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在TED×Xuhui年度大会上的演讲。■苏智良什么是海派文化?过去,有的学者说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实际上,海派文化就是上海特有的一种文化。它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过去式,它的精气神渗透在每一个上海市民的言谈举止中,体现在每一个上海家庭的生活细节里。简单来讲,海派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就是开放、创新、包容。开放海纳百川,汇聚四方英才上海是海洋之子,面海而生,上海始终向着世界敞开怀抱。我们发现,很多在上海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拿马相伯来说,他11岁时从丹阳来到上海,在徐家汇学习,是最早一批学习西学的幼童。后来,他成为近代文化巨匠,创办了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辅仁大学。还有宁波人刘鸿生,他早年在圣约翰大学读书,聪慧好学。美国校长卜舫济想送他去美国学神学,回来当牧师,可他对神学不感兴趣,因此被开除了。大二辍学的刘鸿生在租界当翻译,后来涉足工业领域,成为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水泥大王,他的章华毛绒纺织厂如今还在浦东生产。外国人在上海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英国人雷士德,1840年出生。他的家族中有个传说,说男人成年后若留在家乡可能染病身亡,他于
  • ■汤诚尼尔·波兹曼曾睿智地指出:“自从有了印刷的书籍之后,一种传统开始了——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己的眼睛。口腔无须再发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读者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这一观察与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中的论断“阅读乃属个人、孤独的行为”遥相呼应。然而,在这份孤独之外,上海这座城市却以其独特的文化品格,演绎着另一重阅读叙事——以读书会为载体的共读与交流,在个体阅读的孤岛间架起连接的桥梁。开埠以来的上海,始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沿。随着出版业的勃兴、图书馆的建立和教育的普及,识字群体不断扩大,读书会这种由具有读书意愿的人群主动组成的非正式、相对松散的读书团体也在近代上海应运而生。为何建立读书会?1917年《读书会之提倡》一文道出真谛,“或谓读书则读书已,胡以会为?斯言似也,而未尽读书之要。盖玉以攻而良,兰以湛而美,与其离群索居,德孤无邻,又孰若广集同志,互相切磋之为乐乎。知乎此,然则读书之会益不可少矣。”读书会如何运作?草堂图书馆读书会“每月邀集会员开会一次,互相报告心得及介绍新书等。每年举行年会一次,报告经过情形,展览会员读书成绩,每年编印年报一册。”大夏大学预科同学的读
  • 今天(4月19日)是上海小升初考试中“三公”(上实、上外附中、上外浦外)的面试日。4月15日—4月17日三校面谈通知单陆续发放,在自媒体中引发了申城家长们的热议。家长们说,今年三公的面单发布后,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错失面单,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有家长感叹:小托福865、AMC8 24分、爸妈硕博士、一堆科创证书……这都没拿到。也有家长说“从来没有说有这些就和面单挂钩,是家长一厢情愿去卷的啊”。也有家长在“三公”周六的面谈后做起了大数据的分析,认为“三公”在面谈中非常关注少先队大队长、中队长和在中小学生古诗文大赛中有比赛获奖的孩子。家长在自媒体中的热谈当然一定很难还原今年“三公”面谈的真实情况,但“三公”这次测试向申城家长传递出的教育评价改革转向的信号却是非常积极、正向的,这样的具有教育改革风向标意义的转型值得点赞。在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下,也让我们对教育评价从“刷题内卷”到“文化自信”的范式重构有了更积极的期待。教育内卷的本质,是优绩制逻辑下“竞争的系统性暴力”。在“优绩主义”的主导下,中小学生被异化为“数据化的竞赛机器”。在“分数即正义”的叙事中,家长与学生陷入
  • 拿到倪鹏飞教授的《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这本厚重的经济学著作,有种迫不及待的阅读冲动。倪鹏飞教授在这部65万字的书中试图建构一个统一的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并基于力量分析的视角细致地阐述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产生、发展、变迁的轨迹及其背后的规律。该书还系统讨论了经济发展的起点、经济交互行为、经济组织、人的发展、物质资产、科学技术、经济制度、金融资产、经济部门、经济空间、经济总量的增长等,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统一的有关经济发展的全景图。  倪鹏飞教授在书中将统一发展经济学的重要构成要素称为经济资产,并将其划分为物质资产、人口资产、科学技术、制度文化和人知资产五类。何为人知资产?就是人所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方面的总和,这和人力资本的概念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倪鹏飞教授过去多年研究积累下的知识、技术、经验、能力的重要体现。  与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相比,统一发展经济学在多个方面提出了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创新。  第一,从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来看,传统发展经济学是研究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门学问,而统一发展经济学则将欠发达经济体、发达经济体乃至经济发展进程中伴随的人的发展、经
  • 抖音上常刷到这样的感慨,大致是在历经生活的摸爬滚打后,回到故乡旧日学堂忆起年少读书的瞬间,突然读懂了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明白教育是一个闭环。类似这样说在某个境遇下的瞬间突然理解了当年学过的某篇课文的还有不少。网友说当失去至亲才知道《陈情表》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背后的深情,原来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当独自闯荡社会才知道《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的浪漫难觅,知己难求。当时过境迁,所有的付出都有了结果,才知道《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让我们明白:功不唐捐,命运最终会嘉奖每一个相信天道酬勤的人。还有人说“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真枪,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他三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回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这段话是史铁生先生所著的《我与地坛》的一段书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教育的闭环性。的确,教育的完成往往不在接受教育的时刻,它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起初你只能理解表层的道理,直到多年后的某个瞬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作为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战略选择,并将其作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国际经济循环造成阻碍”。新形势下,有必要着力提升产业韧性和安全,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推进关键产业备份。  确保效率与安全动态平衡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推进关键产业备份,是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纵观世界产业演进史,美国于1950年通过国防生产法,构建战时产业体系,却因过度挤占民用资源致1952年民用工业增速骤降;苏联在1930年至1980年片面追求安全性,导致30%的产能长期闲置。这些历史教训表明,只有效率与安全动态平衡的战略腹地建设和产业备份系统,才具有可持续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功能越来越碎片化、模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部分阶段任务或功能可以独